回望2012年:科技助推桃源富硒产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03-03 21:44:18访问次数:信息来源:

  •         桃源县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始于1998年,经8年探索、7年拚搏,赢得了富硒产业的大好形势。富硒产业由科研探索走向成果转化,由示范性生产走向规模开发,由分散零星叫卖走向集中批量上市。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越来越好、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据县富硒产品开发办2012年的统计,全县共建富硒优质农产品基地5.8533万余亩,生产富硒农产品10类23种92款,产量3.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92亿元,利润3780万元,助农增收4100万元。实现了富硒产品生产和开发上的新跨越。
     
            2012年是桃源县富硒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

            一是桃源县被吸纳为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织4+1成员单位。在2012年4月16日第三届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大会上,桃源县以其科学补硒第一的突出成绩,被会议决定吸纳为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织新成员。使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平台了解国内外硒产业的形势,把握机迂更好地发展自我。
           
            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硒资源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桃源南部以晚元古的冷家溪群和板溪群为主,中部以中、新生界白垩系和下第三系陆相沉积地层分布为主,北部主要分布的是元古界和下古生界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在桃源县的北部和中部发现了与陕西省紫阳县双安乡高硒区分布的时代相同、岩石类型相同的岩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雒昆利研究员一行认为:桃源地区有高硒地层的分布和出露,既有低硒区,也有高硒区的分布,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桃源县科学补硒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加上天然硒资源,如虎添翼。因而也决定了桃源县富硒产业大有来头,开发的前景无限好。
            三是县委常委会议确定桃源县 “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基地县”, 5月22日,县委书记龚德汉在县委常委会议室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指出,我县富硒农产品核心技术日趋成熟、富硒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富硒品牌影响日渐增强,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富硒品牌优势,努力打造“中国富硒农产品基地县”。
     
           四是常德市在桃源召开老科协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重点推介桃源硒产业,坚定了县委发展富硒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五是省富硒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桃源县。该中心建成后主要承担区域内及湘西北地区富硒农副产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委托检验和其他检验检测工作。检测中心建成后,对加强富硒农副产品风险监测,提高富硒农副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六是桃源县富硒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落成。由湖南省新合作富硒水稻专业合作社、桃源县兴隆米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创办的桃源富硒优质农产品配送中心,于2013年1月11日落成开业。这个中心“重点经营富硒农产品,面向全国配送”,已初具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他们将依托桃源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和漆河这个历史重镇的区位优势,努力构筑供应商、经销商、采购商、代理商、网络商等“五商”云集和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五流”合一的现代农业绿色通道,在服务中打造桃源乃至湘西北优质农副土特产流动的大平台。

            总结分析过去一年富硒产业发展,主要体会是:

            一、发挥知识产权优势  研究开发富硒产品
     
            富硒产业是集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及富硒系列食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不仅没有成套的生产标准,也没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我们只能“摸着石子过河”,边求索、边研究、边实践,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总结提高,创新发展。
     
            2012年我们获得了《富硒增甜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维生素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富硒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3项授权发明专利;新申报了《一种铬锌硒肥的生产及使用方法》、《一种硒锶饲料添加剂及其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一种硒锶肥及其生产工艺和使用方法》3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维锌硒米关键技术研究》两项科技成果;开展了“湘米增硒降镉”的研究,和“锌硒葆”使用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叶面喷施硒肥、土壤增施石灰的途径,可以达到大米增硒降镉的目的。粮油型锌硒葆、富硒生物剂等5种硒肥都有显著的增硒效果和明显的降镉作用;在一定的浓度下,大米硒含量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大米镉含量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土壤镉污染一级背景值的土壤中,水稻在破口抽穗期喷施二倍量和三倍量的硒肥,大米硒含量可达到1. mg/kg以上的高硒水平,镉含量可下降到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GB2762-2005的水平;水稻喷硒增施石灰能提高土壤可溶性硒的含量,降低土壤可溶性镉的含量,同时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增加和空秕率的减少。
     
            2012年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开发成功富硒枣、富硒猪肉、富硒葡萄、富硒马铃薯、 富硒雪菊、 富硒葡萄酒、富硒油葵油、硒铬米、 硒锶米、富硒鱼,富硒食用菌等11个富硒农产品新品种;同时还完成了23类富硒农产品批量生产的全部前期工作,包括1个“常德市农业标准规范”、31个“常德市农业技术规范”,编印出版了《硒与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专著,有效的促进了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  提升富硒产品标准化水平
     
            开发富硒产品是一个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工程,我们始终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用科技指导富硒产业。努力提高富硒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1、规范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打好富硒农产品生产基础
     
            基地是富硒农产品生产的基础,2012年我们狠抓了富硒农产品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完善了湖南省富硒优质稻生产加工基地、桃花源富硒擂茶生产加工基地等20个基地的配套建设;新建了钟家铺富硒红薯生产基地,南宁硒葆桃源富硒大叶茶生产加工基地等5个基地。实现了“开发一个产品、培植一片基地、组织一个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带动一批农户、致富一方经济”的运作规范。
     
            2、严格标准化生产,贯彻落实《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质量是占领市场的决定因素,也是富硒产业茁壮成长的关键。提高质量的核心是增加富硒农产品的科技含量。2012年我们开发富硒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推广“优质农产品+富硒+配套技术”的生产模式。一是选好优良品种,推广优质(畜禽)品种,柑橘要大力推广高改,换接山下红、本地早等品种;水稻推广Y两优2号、农香优204、红米冬粘等国标一、二级品种,确保富硒产品好看、好吃、富营养;二是实行 “六个统一”生产。即:“统一生产计划、统一供应农资(稻种、肥料、农药)、统一质量标准(农残不超标、富硒要达标)、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加工销售、统一技术服务。从生产方式上保证标准化的实施。三是制订农作物富硒生产技术规范,已由常德市农业局发布水稻富硒栽培技术规范、油菜富硒栽培技术规范等31个,2012年重点贯彻落实《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化生产,确保富硒农产品的品质标准;四是制订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标准,规范农产品质量标准,推进商品标准化。目前,全县100%的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均获QS认证与食品卫生许可证,90%的企业已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腾琼”、“古洞春”两茶业还通过了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金虹”与“万家”在革除茶油中苯丙比有害物的科研上实现全省率先突破。桃源富硒产品面世以来,尚未发现一个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的个案。
     
           3、强化富硒农产品检验制度,确保富硒农产品的质量
     
           质量是富硒农产品的生命线。我们始终以提高富硒产品质量为目标,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县里成立了富硒产品质量监管部,由县质监局牵头,以老科协会员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各生产基地也配备了质监员。严格执行企业标准制度、产品朔源制度、抽样送检制度、质量标示制度,实施质检员负责制、严把富硒农产品质量关。坚持把服务寓于监督之中,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赢得各企业和基地的好评。从而使富硒农产品硒的含量既要达到《富硒食品标签,DB42/211-2002》的硒含量标准。又不超过《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确保了富硒农产品的质量。
     
            4、实施全国《预包装标签通则》,打造桃源富硒农产品品牌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行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制度,对指导公众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重点抓了外包装标识的统一。强调各企业的各种富硒农产品的外包装从2013年元月1日,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5种营养成分和能量(“5+1”) ,“5”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和硒,“1”是指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同时还确定了“桃源县富硒农产品”形象标致。这就是桃源县富硒农产品的统一品牌。这个标志由桃源县富硒产品开发办统一制发,凡经审核符合富硒农产品标准的产品,可以使用这个标志,而且都必须在外包装的显著位置粘贴“桃源县富硒农产品”形象标致。
     
    三、攻克产品营销瓶颈  推进富硒产业发展
     
             市场营销是发展富硒产业的核心环节,富硒农产品的优势只有通过市场营销才能体现出来。流通决定生产,我们始终把市场营销作为富硒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2012年是富硒产业协会销售部成立以来,富硒农产品销量最高的一年,各项工作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进,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这一年我们与南宁市硒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瑞纳福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钟氏硒源农业有限公司等18家客商进行对接;完成了北京(国际)富硒农产品的展示展销任务,先后三次到南宁与客商谈判并考察,多次接待外地考察团对我县富硒基地及富硒农产品的考察,组织参加各种展会四次。到年底为止与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南宁、武汉、长沙、广州、上海、福州、郑州、深圳等地的客商进行了广泛的联系、洽商,签订意向性富硒农产品销售协议上亿元,并为2013年签订富硒产品销售合同8000万元。从而把富硒农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其中富硒柑橘、富硒香米、多维锌硒米、富硒鸡蛋、富硒南瓜、富硒蜂蜜走俏长沙;富硒茶(毛尖、银毫、绿茶)、富硒蜂胶软胶囊、富硒茶油、钱缘牌富硒香米,富硒仙果面、富硒天然菜籽油走进了上海大市场;钱缘牌富硒香米热销港澳;中华名果--富硒柑橘打进了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富硒虫子桃源鸡、富硒擂茶、富硒野茶粽叶粑批量走向温州、南宁市场。初步形成了一个富硒农产品营销网络系统;同时我们建立了“桃源县富硒优质农为品配送中心”, 构筑供应商、经销商、采购商、代理商、网络商等“五商”云集和商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等“五流”合一的现代农业绿色通道, 打造富硒农产品销售流通大平台;其次我们还注重发展电子商务,新辟网上营销渠道,以桃花源商城
    http://www.50ge.cn/为依托,开展网上营销,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富硒产业的发展。

最新文章